送走夏天,秋天也悄悄的來了。當人們正要探尋美麗的楓景時,我已陶醉在淡海的迷人暮色中。
提起淡水這個地方,腦海裡拼湊著零散的記憶。最早,她是西班牙人、荷蘭人的殖民地,紅毛城裡的故事,見證台灣三百餘年的滄桑。她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地名,鎮上分布許多豐富的歷史建築,有紅毛城、淡水禮拜堂、紅樓、滬尾砲台、小白宮…等等。老街裡的阿婆鐵蛋、阿給、魚丸湯、糕餅,薪火相傳著讓人回味不已的小吃。
淡水有這麼多古老的回憶,但也有一些新的記憶,漸漸地正在改變她的容貌。漁人碼頭原只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港,在漁業、旅遊、文化等兼顧之下,轉型成為多功能港口。如今除了淡水老街之外,漁人碼頭已是另一個觀賞淡水夕照的絕佳地點。
幾年前的某一天,我家為了想品嚐淡水小吃,特地坐著淡水捷運來老街,吃了阿給和魚丸湯。之後,在2006年秋天富基漁港的一日遊,途經漁人碼頭和淡水也只是走馬看花,沒能留下欣賞淡水夕照的美景。
而今年,自從結束了夏天最後的旅行,我們的步伐就沒有停過。秋天是賞楓、吃螃蟹的季節,但也是夕陽最美的時候,所以,我們又來到了淡水,這次不是短暫的駐足停留,而是兩天一夜的深度之旅。
分別在漁人碼頭及淡水老街,連著兩天看不同的夕陽。尋訪古蹟、吃小吃,漫走在東方的威尼斯街景裡,喝杯「右岸咖啡」。
為了來淡水住哪兒,就讓我傷了好幾天腦筋。主要條件是距離漁人碼頭及淡水老街要近一點,房間的視野好,交通方便、有停車場…等等。最後我們選擇住在漁人碼頭休閒旅館,這間就在漁人碼頭的附近,有提供免費的腳踏車租借服務。
午後四點,我家三人各騎一台腳踏車,迎著秋天的陽光吹著海風,向漁人碼頭出發,去欣賞美麗的淡水夕陽。
漁人碼頭的腹地極廣,設施也很豐富,除了漁港、漁市以外,還有複合式的景觀餐廳、雕塑公園、浮動碼頭和木棧道,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是白色情人橋。(這座跨港大橋於2003年2月14日 西洋情人節落成)
↑ 站在木棧道上可看見淡水河口,以及遠眺左岸的八里和觀音山。
在等待日落時分的空檔,我們找了一家「水灣餐廳」消磨時間。點了一個青醬批薩、一杯醇味冰拿鐵、一杯黑櫻桃水果冰茶。
↑ 坐在窗邊,看著窗外的顏色漸漸變成金黃,接近下午六點,精采的夕照美景即將登場。
↑ 木棧道與情人橋是漁人碼頭欣賞夕照最好的地點,每當黃昏來臨之時,總是站滿圍觀的人群。
↑ 遠方急駛而過的船,如追日般的向前奔馳,在金黃閃閃的波光上,激起陣陣的波濤。
↑↓ 每天只登場一次的淡水夕照開始了,我在木棧道拍攝的淡水夕陽。
↑↓ 在情人橋上,拍攝的淡水夕陽。
↑↓ 在漁人碼頭上,拍攝的淡水夕陽。
↑↓ 夕陽慢慢地穿過情人橋,向地平線西沉,太陽的顏色也越變得暗紅。
↑↓ 情人橋上站滿了人群,被美麗的夕陽深深吸引,久久不願離去,直到太陽完全消失在地平線。
↑ 人來人往,潮來潮去。日復一日,盡管人事已非,淡水夕陽的美麗,天天依舊,不曾為誰停留。
↑ 夕陽西下,天色漸黑,漁船陸續進港,在寧靜海的暮色中,有遊子歸鄉的情切。
↑ 太陽即將沉入地平線,短短十幾分的夕照,留給我無限感動。
↑ 當夕陽已是黯淡的小紅點時,漁人碼頭裡還是擠滿觀看夕照的人潮。
日落後的白色情人橋,由橘紅而漸漸湛藍的天空,時光短暫,宛如浮生若夢。
日落是時間的轉換器,如同日出一般,將白晝變成黑夜、黑夜變成白晝。當黑夜來臨,港口裡亮起點點漁火,在夕陽餘暉的暮色中增添些許浪漫氣氛。漁人碼頭夜晚有七彩霓虹燈點綴,人聲鼎沸的熱鬧、河堤散步的寧靜,讓這裡的感覺很不一樣。
淡水夕照的美景,若非親眼所見,是無法用文字形容的。被太陽染橘的天空和大海,只要看過,那美麗色彩與記憶會永遠鮮明的留在心中,也是用相片無法完全真實擷取與留住的。就如作家和畫家一樣,因為他們用筆,將心中的那幅美麗風景與記憶,完美逼真的寫成一本書、畫成一幅畫,所以讓人看了才會發自內心的感動哪。
漁人碼頭的夜晚格外涼爽,親朋好友或情侶相約,都喜歡走在木棧道上攜手散步,坐著吹吹海風,看著河面上來來往往的船,覺得月亮也分外清晰明亮。
女兒說,好久沒這麼自在的騎腳踏車了,所以就在木棧道的廣場騎了好幾圈。我和Kelly站在木欄杆旁,吃著剛買的炸花枝丸,吹著海風,聽著浪濤聲,欣賞河面的夜色,看著快樂騎著腳踏車的女兒,享受浪漫溫馨的淡水之夜。幸福,原來就是這麼簡單哪。
【延伸閱讀】
部落格相簿:淡水‧漁人碼頭